常見痛症
偏頭痛 | 頑固性頭痛 | 頭暈 |
頸痛 | 肩頸痛 | 肩周炎 |
肩袖痛 | 腰骨生骨刺 | 腰痛 |
背痛 | 肋間神經痛 | 前胸肋軟骨痛 |
坐骨痛 | 坐骨神經痛 | 椎間盤突岀 |
腕管綜合症 | 椎管狹窄症 | 媽媽手 |
彈弓指 | 手腕痛 | 手㬹肘痛 |
網球肘 | 腱鞘炎 | 膝關節痛 |
膝關節生骨刺 | 半月板損傷 | 踝關節損傷 |
扁平足 | 拇趾外翻症 | 足底筋膜炎 |
足跟生骨刺 |
01. 偏頭痛
是一種出現反覆輕度或重度頭痛的慢性疾病,通常伴有各種自主神經系統症狀。 … 通常這種頭痛為單側性質(僅涉及一側頭部),並伴有搏動,可持續2-72小時。 相關症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對光線更加敏感、對聲音更加敏感,且肢體活動會加重疼痛的感覺。
02. 頑固性頭痛
03. 頭暈
頭暈是指病人自感頭部發昏,周圍景物好象在旋轉,人有要跌倒的感覺,輕者閉目即止,重者不能站立,若兼眼花目眩者稱為眩暈。頭暈可見於外感或內傷疾病,其基本病機是風火痰瘀等病邪侵擾清竅或閉阻腦脈、或正虛腦失所養。臨床時常結合伴隨的症狀進行分析。
04. 頸痛
頸痛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病,指以頸部疼痛不適為主訴,原因有很多,包括落枕、頸部扭挫傷、頸椎病等。
05. 肩頸痛
肩頸痛是一種症狀,是指圍繞肩部及頸部疼痛不適為主訴,可以是因為肩頸勞損、扭傷、挫傷、落枕等引起。
06. 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又稱“露肩風”、“凍結肩”、“肩凝症”、“五十肩”等。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症的一種常見疾病。臨床上多見於四十五歲以上年齡的女性。
07. 肩袖痛
肩袖是指圍繞肩關節的一組肌肉和肌腱,包含4條肌肉,醫學上或稱為肩旋轉肌,可讓上臂骨頭保持在肩部的淺窩內,並讓肩膀做出各種的動作。當這群肌肉受傷,就可稱為「肩袖損傷」,亦會引起肩袖痛。
08. 腰骨生骨刺
由於腰部使用不當、使用過量,長期的勞損會使局部炎症增加,從而加速腰椎退行化性變,腰椎會長出更多骨刺來。
09. 腰痛
腰痛是一種症狀,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訴的一種不適。造成腰痛的原因有許多,包括腰部扭傷、腰椎錯位、腰椎滑脫、腰椎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
10. 背痛
背痛是一種症狀,是指以背部疼痛為主訴的一種不適。多見於背部挫傷、胸椎錯位。
11. 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是一組症狀,指肋間神經因不同原因的損害,包括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膜炎、肋間腫瘤等疾病,肋間神經受上述疾病產生的壓迫、刺激,出現炎性反應,引起以胸部肋間放射疼痛或燒灼樣痛。
12. 前胸肋軟骨痛
肋軟骨炎好發於20 – 30女性,男女之比例為一比九。病變部位多在胸前第2-5肋軟骨處,以第2、3肋軟骨最常見,也可侵犯胸骨柄,鎖骨內側和前下諸肋軟骨。受累肋軟骨處自感胸部鈍痛或鋭痛,有壓痛或局部腫脹,深呼吸、咳嗽或活動患側上肢時疼痛加劇、有時可向肩部或背部放射。
13. 坐骨痛
坐骨痛是一種症狀,是指以坐骨處出現疼痛為主訴的一種不適。患者在坐時可感覺到症狀明顯加重,往往是因為盆骨錯位引起。
14.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於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的。其痛由腰臀部往下沿坐骨神經走向,放射至小腿。發病的原因包括;腰椎椎間盤突出、梨狀肌損傷、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等。
15. 椎間盤突岀
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都市病。椎間盤是連接相鄰兩個樁體的纖維軟骨盤,富有彈性,有避震緩壓功用。若然椎間盤受過大的暴力損傷,在椎間盤外層的纖維環會破裂,椎間盤因此無法維持在原有的位置,往後突出,壓迫腰椎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痛或嚴重腰痛的症狀。
16. 腕管綜合症
手腕中有一條名為腕管的管道,會有9條肌腱和正中神經通過。當腕管的壓力增加,神經便會因為受到擠壓而出現不適,引致手指麻痺、疼痛,嚴重引響手腕及手指功能。
17. 椎管狹窄症
大部分人在30歲後,脊椎會不斷退化。由於椎管內容物及骨刺不斷增生變厚,使椎管內的空間愈來愈狹窄,最終脊髓神神經受到長期壓迫,就會出現腰腿痛,下肢麻痹、麻木、肌肉萎縮、腳踩棉花感,是為椎管狹窄症。
18. 媽媽手
突然間手腕靠拇指根部處疼痛或壓痛,可能是患了媽媽手。媽媽手的學名是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指大拇指靠近手腕側邊的伸拇指短肌腱與拇指外展長肌腱之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常見於三十至五十歲之婦女,故名媽媽手。由於不正常用力或反覆用力過度。例如:抱小孩、洗衣服、扭擰物品、打字等。腕及手的扭擰的動作、拇指活動都會使疼痛加劇。
19. 彈弓指
彈響指又名扳機指,即屈指肌腱腱鞘炎,是指由於手指伸屈頻繁,屈指肌腱與腱鞘因摩擦勞損而發生的無菌性炎症,以手指伸屈不利及「彈響」為主症,嚴重的會伴隨疼痛。多見於拇、食、中指。
20. 手腕痛
手腕痛是一種症狀,是指手腕部出現疼痛為主訴的一種不適,造成手腕痛的原因有許多,包括患上「媽媽手」、腕管綜合症、腕部扭傷、腕骨錯位等。
21. 手㬹肘痛
手㬹肘痛又名 高爾夫球肘, 肱骨內上髁炎,又稱前臂屈肌總腱損傷或尺側屈腕肌損傷。前臂屈肌總腱起附於肱骨內上髁,與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相似,所不同的是屈指、屈腕肌和前臂旋前肌的損傷、緊張而異。
22. 網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橈側伸腕肌腱勞損,或伸腕肌腱附著點扭傷、肱橈滑囊炎,又可稱為肱骨外上髁症候群。有人稱為“網球肘”,認為本病多發生于網球運動員。實際上,本病多發生於經常作旋轉前臂和伸屈肘、腕關節的勞動者。如家庭婦女、木工、磚瓦工、鉗工、水電工等。
23. 腱鞘炎
腱鞘也稱腱滑膜鞘,是套在長肌腱表面的管狀滑膜囊,由於工作勞損等原因,腱鞘長期反覆磨擦後會出現炎症,主要引起疼痛和腫脹不適。
24. 膝關節痛
膝關節痛是一種症狀,是指以膝部疼痛為主訴的一種不適。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許多,包括腰盆錯位、長短腳、退行性膝關節炎、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副韌帶損傷等等。
25. 膝關節生骨刺
正確醫學名稱是「骨性關節炎」,即是指膝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由於骨頭增生成尖刺狀,故俗稱「骨刺」;又因為此病與關節退化有關,所以又叫做「退化性關節炎」。有些患者滑膜及關節囊也會發炎、增厚,但通常不嚴重。
26.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一種韌帶纖維軟骨,在膝關節內有內側和外側兩個半月板,分別置於脛骨(小腿骨)上端平臺之關節面上。即在大腿股骨與小腿脛骨之間、髕骨之後。半月板損傷多見於青年人,如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影嚮膝關節的功能。半月板損傷後,其疼痛部位與損傷位置有密切關係。其受傷後疼痛常局限於膝關節之內、外側,影響膝關節伸屈運動。受傷後數小時內關節明顯腫脹,尤其有膝關節交鎖者更為明顯。損傷當時可出現清脆的關節彈響音。在損傷後慢性期之腫脹並不明顯,但在膝關節伸屈時也會有響音,患者常常可以自己做出膝蓋之響聲。除響聲之外必須伴有關節疼感或交鎖症狀才是半月板受傷。
27. 踝關節損傷
踝關節扭挫傷,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關節扭傷,又俗稱「拗柴」。常見有內翻扭傷、外翻扭傷兩類。主要損傷為韌帶及軟組損撕裂損傷,多伴有明顯腫脹,青紫瘀斑,嚴重的更可以出現骨折。
28. 扁平足
扁平足就是在足部站立時,內側腳弓消失,腳掌腳弓貼地,呈現扁平的情形。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由於失去腳弓支撐,扁平足患者平衡力較弱,走路多則會容易疲倦、腳痛的機會也比正常人高。
29. 拇趾外翻症
拇趾外翻是指足部拇趾往外側偏移和旋轉,嚴重的更可以出現「疊趾」的情況,即大拇趾往外壓迫,使第二趾踏上大拇趾之上。多見於女性。其原因可以是遺傳或和經常穿高跟鞋、尖頭鞋的習慣有關。
30.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即是俗稱「足跟痛」、「跟痛症」,即是足底部的筋膜,由於長期過份伸張而勞損,產生炎症。主要症狀為足底疼痛,尤以晨起下床踩地時最為明顯。
31. 足跟生骨刺
足跟骨刺指腳後跟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促成骨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質增生,在X光片下可以清楚見到有如尖刺樣的骨質增生,所以名為「骨刺」。